以生为本,打造乐学课堂
日期:2023-05-05 16:14:33  作者: 来源:内部  浏览量: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是当前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 也是以生为本教育的重要体现。 如果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那么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获得长足发展,获得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而且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 合作学习等后继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巧抓课堂,全力打造乐学课堂

近年来,承蒙学校领导的信任,我担任了语文教研组长。在语文教改上,我责无旁贷。按照“自主、合作、探究”三大核心理念,我以导学案和学习小组为载体,打造“自学(独学)、对学(一对一互助)、群学(小组交流)、展示质疑对抗、反馈”六个环节课堂。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导下的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任务驱动式,即以问题为任务、以评价为手段,驱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引导、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实现高效教学。

1.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课堂改革就要打造学生主动乐学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角,以活动为主线,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构建为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服务的课堂,以综合素质培养为主攻方向,全面培养思维、交流、表达、独立、组织等综合能力;构建适应高考的课堂,以能力和思维训练为主旨,让课堂成为活力课堂;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以训练过程为主线,大容量、快节奏,全面完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构建适应规范办学的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并统筹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时间,实现两个学习的海通、衔接和互补。

2.行政推进,协同实施为推进课改,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中层干部和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教学改革领导小组,采用行政推进的方式,自上而下,全面实施教学改革。

二、实抓四大工程,稳步推进课堂效率提高

1.导学案的编制----课堂改革的关键

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与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导学案的编制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贴近学生实际,统筹和灵活整合教材资源,课时容量、问题设置角度、问题梯度合理,三年梯次推进;严格按一课时型或两课时型的容量编写;每单元要有新课案、复习案、测试卷及补充类题备存。我校导学案的编制严格按照“集体讨论,形成思路一一个人初备,形成初案一一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个人复备,形成个案一课后思考,优化导学案”环节编写。每学期进行评比,奖优罚劣。目前已形成了各学科整套导学案的校园资源库。

2.学生的自主管理及学习小组建设----课堂改革的支点

学生自主管理是充分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三力"(自主学习力、自主管理力、自主生活力)建设和互助共赢的良好载体。学生的自主管理由三个层级组成:校学生会与团委、年级学生分会与团总支、班级内的班委会团支部与学习小组。各级学生会和班委分别组建学习部、纪检部、文化部、生活部、体肓部、评价部等专门工作部门。学生的自主管理,参与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学生会代表通报一周管理的各方面情况,并督促各年级进行管理的完善与改进,同时通过将学生自主管理纳入对班级和年级的量化管理,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按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学习小组,各班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科目差异、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按每组约6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将组建原则和自由组合相结合,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每个小组设行政组长一名,并按学科分别设不同的学科组长。各组长负责本小组内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学科学习中的预习、课堂参与、合作学习、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等的记载、统计,以及对本组学生的督促、引导、辅导,使每个学生都参与管理,在合作学习中协作进步。

3.完善管理考评机制一一课堂改革的核心

学校制定了教师考核办法,通过“外值”评价年级、处室,年级处室通过“内值”评价所有教师。评价制度注重把过程评价与终端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充分体现各部门、各备课组、各寝室、各班级、各小组团队荣誉的捆绑共担,通过精细化评价打造优秀团队。当每一个团队与每个人有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就能使得团队的每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形成合力,达到效率最大化。

同时建立和完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机制。由关注学生个体的评价转为关注小组整体性评价。班级、年级与学校的各类表彰向优胜小组倾斜,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互帮互助意识。各班利用班会、德育活动及教室内外的墙面宣传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优胜小组和为小组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4.教师的专业发展---课堂改革的保障

按照“请进来教、走出去学、坐下来读、沉下去研、推出去讲、扶上台赛”的原则,学校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构建,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教师通过每节课课后反思、集体备课反思、听评课后反思外、年级每月一次的反思会、学校每学期一次的反思会等自我定期反思平台,在反思中成长,反思中提高。听评课、集体备课、导师制、教学比武、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青年教师汇报课的常态化,使“同伴互助”落到实处,通过同伴互助,全体教师共同成长。近年来,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培训省市级培训,包括每年暑期的岗前培训在内的校本培训,为教师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理论,搭建教学活动的理论支点提供了条件,教育教学的指尖能搭在时代的脉搏上,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明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改革,也带来了学校近年来教学质量的不断进步。在2019年全市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2个,取得了团体总分全市第二的优异成绩。同时,在2018年全省中职技能大赛上,我校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的好成绩,再次取得代表湖北出战全国中职技能大赛的资格;技能高考有70名学生达到本科线,连续五年位居全市县级职业学校第一。

三、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依然认识到还存在着的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课堂改革,真正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一关注差异,因材施教,知能并重,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二是如何通过养成教育和学生自主管理的进一步落实,让每一个学生在有限的三年时间里提升更多、发展更全面、心理更阳光,为将来的人生莫定坚实的基础,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只有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设置融趣味性、开放性和思考性于一体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经历幸福学习之旅,从中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获取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