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蝴蝶》教学设计
活动名称:中班语言 故事表演 《三只蝴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熟悉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并初步学会三朵花和三只蝴蝶的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2、引导幼儿感受同伴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若干小蝴蝶头饰、三只大蝴蝶头饰、太阳和乌云图片、音乐
活动过程:
一、老师分角色表演故事。
今天天气真的是太好了,大家快看花园里又飞来了三只蝴蝶,我们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认真看啊,等下老师会要考考你们的哦!保持安静不说话,要做一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老师分角色扮演,讲故事。
二、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表演。(幼儿边回答问题,老师先往黑板上贴图片)
1.(1)故事中有谁?它们碰到了什么麻烦的事情?(下雨了,没地方躲)为什么三只蝴蝶找不到避雨的地方?(因为好朋友在一起不分开)可是会把自己淋湿的呀?(不能让好朋友被雨淋)后来谁帮助了三只蝴蝶?
三只蝴蝶、三朵花、太阳你喜欢谁?为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结果,问幼儿:太阳怎么好了?那么觉得三只蝴蝶好在什么地方?你们要是三只蝴蝶会怎么做? (三个小朋友回答)
2.这个故事太感人了,有个电视导演要把它拍成电视,名字就叫《三只蝴蝶》,听说香蕉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请小朋友当演员,演员就要会说台词,我们现在就练练吧。
(1) 先练习蝴蝶向花请求避雨的对话(全体、个别,要求语速适中)
(2)练习花对蝴蝶的对话(全体、个别)
三、 幼儿自由选择,进行表演。
1. 一组8人戴头饰表演,其他小朋友当观众为演员打分。
2.请两组小朋友分别表演,其他幼儿打分。
四、小结:我这些小蝴蝶也要像三只蝴蝶学习,要团结友爱
五、跟唱《蝴蝶花》,蝴蝶们一起继续玩耍。
活动评价:《三只蝴蝶》这种经典的故事,幼儿有已知的汉语经验,故事掌握地非常快。在童话剧的表演中,每个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现力强的孩子扮演大风,憨厚敦实的孩子扮演太阳公公,好动、年龄小、能力较弱的孩子扮演雨公公,三只蝴蝶则挑选舞蹈能力强和爱表现的活泼的女孩子,一台精彩绝伦的童话剧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获得了家长的好评!
【附故事】
《三只蝴蝶》
花园里有三只蝴蝶。一只蝴蝶是红的,一只蝴蝶是黄的,一只蝴蝶是白的。他们天天在花园里一块儿游玩,非常快乐。
有一天,他们正在草地上捉迷藏,突然下起大雨来。
他们一起飞到红花那里,齐声向红花请求说: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到你的叶子底下避避雨吧!”
红花说:“红蝴蝶的颜色像我,请进来;黄蝴蝶,白蝴蝶,别进来!”
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开,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雨下得更大了,三只蝴蝶一起飞到黄花那里,齐声向黄花请求说:“黄花姐姐,黄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子底下避避雨吧!”
黄花说:“黄蝴蝶的颜色像我,请进来;红蝴蝶,白蝴蝶,别进来!”
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开,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三只蝴蝶一起飞到白花那里,齐声向白花请求说:“白花姐姐,白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飞到你的叶子底下避避雨吧!”
白花说:“白蝴蝶的颜色像我,请进来;红蝴蝶,黄蝴蝶,别进来!”
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开,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三只蝴蝶在大雨里飞来飞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是着急呀!可是他们谁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朋友。
这时候,太阳公公从云缝里看见了,连忙把天空的乌云赶走,吩咐雨别再下了。
天晴了,太阳公公把三只蝴蝶的翅膀晒干了。三只蝴蝶迎着太阳,一块儿在花园里快乐地跳舞游戏。
【相关知识链接】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的种类
(一)班级学期工作计划
1.定义:班级学期计划反映班级学期教育的具体任务、内容和要求,是教师学期教育工作的依据。
2.内容:
①本班情况分析
②本班幼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教育要求、对个别幼儿的教育要求,教材内容的确定意见要求完成教育任务的具体措施,家长工作的内容要求和联系方式等。
③班级学期教育的总目标:包括身体发展目标、认知发展目标、社会性发展目标以及个别教育目标等;
④新班级幼儿的接待工作或大班幼儿的入小学前的准备工等。
(二)班级月工作计划
定义:在每学期开始前按年龄班,由幼儿教师根据班级学期工作计划,紧密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制定的月工作计划。
(三)班级周工作计划
定义:根据班级月工作计划指定的周教育工作计划(或活动安排)。它是在上一周计划执行的基础上制定的,一般是在前一个周末设计完成并有园长审阅后执行。它是通过每日活动安排体现一周的教育工作重点、内容要求和具体措施,是各年龄班教师每周教育工作的依据。
(四)班级一日活动计划
定义:按周工作计划的安排进一步详细制定的每日活动计划。
(五)单项活动计划
定义:主要指教师根据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中的教学内容安排,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活动方案。它阐明在一定的活动时间内要做什么、怎么做、完成什么目标等。教学活动计划应在教学活动之前完成,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课”。
1.教学活动计划(课时计划或教案)
(1)活动名称
指本次活动的具体名称或主题,如“小马过河”“有趣的动物”注意应标明班级、幼儿人数、活动日期等。
(2)活动目标
是整个教学活动计划的核心部分,工作前是指导思想、工作中是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工作后是检验活动效果的标准。
一般包括情感态度或行为习惯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等方面。目标的叙述要具体明确、突出重点、操作性强。
(3)活动准备
主要包括幼儿的经验准备、活动材料准备、场地的安排等方面。
(4)活动过程:主要体现目标的实施过程和步骤
开始部分:又称导入部分
基本部分:是完成各项活动目标的主要过程
结束部分:主要是归纳、整理本次活动的内容
(5)活动评价
一般是在活动结束后有教师本人或其他教师对整个活动过程给予客观的评价,主要从目标制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准确性以及活动中方法的运用、各环节的衔接、
2.家长会工作计划
全园性家长会(一般安排在学期初或学期末)
年级家长会(本年级教育工作计划)
班级家长会(具有针对性,汇报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
3.运动会工作计划
运动会是幼儿园经常举办的综合性体育活动,有全园性的,有年级与班级的;有按季节举行的,如:春季运动会、秋季运动会;也有其他类型的,如亲子运动会等。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