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请选出最佳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请在答题纸对应题号下方框内写出正确选项的字母。)
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下选项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A.提高教育技术发展水平B.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C.普及高中阶段教育D.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答案:A
2.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引导法B.谈话法C.榜样法D.讨论法
答案:C
3.教育上的“拨苗助长”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什么规律?
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答案:A
4.当学习者意识到他不理解某一学习内容时,就会退回去重学该内容,并放慢速度,这属于认知策略中的:
A.谋划策略B调节策略C.监视策略D.组织策略
答案:B
5.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共同的奋斗目标B.班主任的要求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D.共同的活动
答案:A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该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性内部动机B.近景性外部动机C.远景性外部动机D.远景性内部动机
答案:D
7.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即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示范法D.行为塑造祛
答案:A
8.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中,具有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纯符号思维特征的是:
A.感觉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D
9.“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价值的:
A.隐含性B.滞后性C.复杂性D.创造性
答案:B
10.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称为:
A.学习需要B.学习期待C.学习动机D.学习态度
答案:C
11.老师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文学诗歌、聆听音乐等进行育人的方法是:
A.说服B.修养C.陶冶D.锻炼
答案:C
12.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表明: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够起到主导作用
答案:C
13.“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马卡连科的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具有:
A.强烈的示范性B.独特的创造性C.空间的广延性D.时间的连续性
答案:B
14.强调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这一观点属于:
A.存在主义课程论B.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C.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D.经验主义课程论
答案:A
15.钱老师在讲课中发现学生不能理解所讲内容,便立即更换种更合适的方式教学。 这体现了钱老师具有:
A.超越型教学监控能力B.任务指向型教学监控能力
C.角色改变型监控能力D.自我指向型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D
16.小俊为了防止自己上课走神,将一张写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纸条贴在课桌上。他采用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是:
A.情境想象法B.自我暗示法C.自我奖励法D.培养间接兴趣法
答案:B
17.小明在数学期末考试中先做容易的题,最后做难题,这种做法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A.学习监控策略B学习认知策略C.学习精加工策略D.学习生成策略
答案:A
18.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A.物质基础作用B.主导作用C.决定作用D.发展作用
答案:B
19.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年限是:
A.5年B.6年C.8年D.9年
答案:D
20.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省教育厅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当地县教育局
答案:D
21.在“每月一屋”的评比活动中,班主任将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学生照片贴在“明屋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教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B.指导实践C.品德评价D.实际锻炼
答案:C
22.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的主观判断称为:
A.自我期待感B.自我归因感C.自我预期感D.自我效能感
答案:D
23.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A.教育劳动起源说B.教育神话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D.教育生物起源说
答案:D
2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聘任说法正确的是:
A.应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
B.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签订合同
C.实施教师聘任制的步骤和办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D.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答案:D
25.主张“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陈鹤琴
答案:D
26.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的原则是:
A.统一管理、分工负责B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C.统一管理、地方负责D.分级管理、地方负责
答案:D
27.成就动机训练过程不包括:
A.体验化阶段B.情境化阶段C.概念化阶段D.意识化阶段
答案:B
28.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间接性和概括性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D分析性和整合性
答案:A
29.我们从电话簿上查一个电话号码,然后立刻就能根据记忆去拨号,但事过之后,再问这个码是什么,就记不得了。这种现象属于:
A.感觉记忆B.延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
答案:C
30.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
A.崇高的职业道德B.文化科学知识
C.过硬的教学基本功D.教育理论知识
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2个及以上正确选项,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请在答题纸对应题号下方框内写出正确选项的字母。)
31.教学的任务包括:
A.发展学生智力
B.发展学生体力
C.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D.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绪与良好的思想品德
答案:ABCD
32.关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教育史上曾出现过的观点有: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教师中心论D.儿童中心论
答案:CD
33.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某种态度的方法有:
A.提供榜样法B.说服性沟通法C.角色扮演法D.调查研究法
答案:AB
34.学生品德构成因素包括:
A.道德情感B.道德意志C.道德认识D.道德行为
答案:ABCD
35.下列选项中规定了少年儿童受教育权利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ACD
36.通过对被试者按要求完成的工艺、绘画等作品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来评定学生创造水平的方法不属于:
A.专家评价法B.心理测验法C.作品分析法D.实验法
答案:ABD
37.人为联想策略通过人为地赋予材料意义,以更有利于记忆。下列行为属于人为联想策略的是:
A.在学习过程中将重要的信息勾画出来,便于理解记忆
B将圆周率变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
C.当外出购买的东西很多时,将其归类在“水果”“蔬菜”等概念下记忆
D.记忆《辛丑条约》内容时用“钱禁兵馆”(请音“前进宾馆”)帮助记忆
答案:BD
38.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
B.教育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C.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D.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答案:ACD
39.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应包括,
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思维领域D.动作技能领域
答案:ABD
40.教师法律教济的途径是指教师认为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解决或补偿的渠道或方式,一般可分为:
A.司法救济B.行政教济C.社会教济D.自力教济
答案:ABC
三、论述题(10分)
赞可夫曾言,“如果没有威信。那就是说师生之间没有正确的相互关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问题:
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谈谈教师应如何树立自身威信?
参考答案: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成为有教养、受学生欢迎、尊重学生的模范,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至少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第二,努力进取,提高业务能力;第三,爱一沟通师生感情的金桥。
总之,要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充满爱心地去尊重、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材料分析题(2问,,每问10分,共20分)
材料一
《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小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指出,中小学生自杀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
材料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问题:
1.请结合材料,谈读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10分)
2.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在教育中如何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分)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此题为选做题。请报考中级的考生作答案例一,报考副高级和正高级的考生作答案例二,并在答题纸对应作答区域标明“案例一”或“案例二”。)
案例一
即将退休的宋老师还积极参加各类教研活动,凡是教研组组织的展示课、汇报课、磨课,说课等,她从不落下,积极参与,指导青年教师,“备”“教”“改”“导”“考”“习”“研”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以致有些年轻教师私下抱怨宋老师太过认真,但宋老师从来也不恼,依然热心帮助青年教师。她还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枯燥的教学课上得津津有味,深受同学们喜欢。班上新来的小明教学基础差,对数学也不感兴趣,宋老师想尽办法提高小明的教学兴趣,并利用课余时间帮小明数学,慢慢地小明对数学感兴趣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问题: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教育学原理评析宋老师的行为。
案例二
今年开学初,从教20多年的董老师因为点评学生作业在网络上走红。董老师曾经在给学生的作业点评中写道,“很享受这个过程,体会到了为人老师的快乐和幸福”“很养眼,很享受!”
“这样的作业给我来一打”“带给人一种云淡风轻的美好”“时光易逝,请君珍惜”“思路清晰流畅,如行云流水,颜值第一,为你点赞”等等。这样的“金句”点评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不少学生互相传看。许多学生为了得到董老师的点评而更加认真地学习和写作业。
问题:请根据上述案例,评析董老师个性化点评的做法。
- 上一篇:教师基础理论测试(二...
- 下一篇:没有了